孙海威的个人主页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1930年LEYTON,O医生的9例蜜月期报告

[复制链接]

4

主题

7

帖子

42

积分

VIP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1: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30年LEYTON,O医生报告了9例糖尿病蜜月期的病例。

1930年LEYTON,O医生的蜜月期报告.pdf

1.53 MB, 下载次数: 25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

帖子

42

积分

VIP会员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4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18:47:31 | 只看该作者
初诊断2 型糖尿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自然病程的特征是高血糖症的恶化以及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不断退化。尽管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β细胞功能紊乱(以及伴随的β细胞量的降低)的基本病理生理学仍然没有明确。不过,需要强调的是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下降通常是与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失去的血糖控制有关的。虽然β细胞功能紊乱是由于血糖水平恶化造成的,但是高血糖症自身也长期会破坏β细胞的功能。当血糖浓度超过6·4 mmol/L时,常规双相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会受到抑制,这项研究已经明确了所谓的葡萄糖毒性。因此,在2型糖尿病进程的早期(即:仍然剩余足够的β细胞量),可以通过消除高血糖症之后增强改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来实现抗糖尿病的降糖作用。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作用最终持续时间短暂,因为目前还没有口服降糖药物能够对2型糖尿病β细胞退化和血糖水平的恶化起到根本的改善作用。通常,在2型糖尿病的晚期,口服降糖药物无法继续进行血糖控制时,才使用胰岛素疗法。然而有趣的是,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显示,早期进行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CSII或MDI)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在不进行任何抗糖尿病治疗的情况下)。在停止胰岛素疗法1年后,这些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40%持续实现了“血糖缓解”。此外,李教授及其同事的报告称CSII结束后两周内立即进行评估后发现,这些1年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患者在不进行任何抗糖尿病治疗的情况下β细胞功能的恢复状况要好于对照组的其他患者。因此得出结论,β细胞功能的改善,特别是第一时相分泌的恢复可能是胰岛素疗法持续保持正常血糖水平的原因。在今天出版的《柳叶刀》中,翁建平及其同事通过报告在中国对382名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的九中心随机试验,对短期(2-5周)强化胰岛素疗法(CSII或MDI)和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甲福明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或二者联用)对糖尿病和β细胞功能的缓解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92.1%的患者迅速实现了血糖控制(平均时间7.9天[SD 4·6])。停止治疗后2天进行评估,三组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显著增加(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重要的是,治疗1年后胰岛素治疗组(CSII51·1%;MDI 44·9%)的血糖缓解显著高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治疗组(26·7%)。此外,在血糖缓解的患者中,1年中胰岛素治疗组的急性

胰岛素反应下降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然而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组的这一反应在同时期显著下降,这说明在胰岛素治疗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保持可能是实现血糖缓解的原因。尽管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具有某些局限性(包括一年内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描述;1年时血糖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的临床描述的缺乏;研究仅限于单一种族),但是研究结果仍旧令人感兴趣。特别是胰岛素注射和口服药物疗法的对比是重要的新特点,因为之前的研究只是对CSII或MDI进行评估。的确,尽管胰岛素或口服药物都降低了葡萄糖浓度,但是强化胰岛素疗法在血糖缓解和保持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上的良好效果表明除了去除葡萄糖毒性外其他因素是与其相关的。在这篇文章中,希望将胰岛素疗法用于降低分泌器官对β细胞上的内源性胰岛素的需要(通过对比口服降糖剂磺酰脲类药物格列齐特的β细胞刺激效果)。据此,这些数据可以支持胰岛素疗法的“β细胞休息学说”的观点。另外,胰岛素可能有助于其它生物作用,包括抗炎作用和指导β细胞增长和生存的胰岛素受体的潜在直接作用。尽管相应的生物学机制和靶器官对β细胞功能的改善仍不明确,但是这些数据为今后对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的合理的根据。此外,对于早期胰岛素疗法对剩余β细胞功能特殊作用的生物学机制不断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使给我们对2型糖尿病β细胞退化过程的病理生理学有更新的认识。
(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孙海威的个人主页   苏ICP备15047318号

GMT+8, 2025-5-17 21:43 , Processed in 0.15702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