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威的个人主页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糖尿病逆转治疗擂台:DeepSeek app和Kimi智能助手 Vs 从医40年的内科医生

[复制链接]

82

主题

125

帖子

13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0 09:0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5月,发现血糖高4天”以 1型糖尿病于2020-07-06收入本地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患者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饮水量3~5L,夜尿2~3次,伴乏力、消瘦,体重减轻15kg。查体:体温:36.2°C  脉搏:83次/分  呼吸:18次/分  血压:131/68mmHg  体重:62kg,  BMI:19.6kg/m2。辅助检查:尿常规:酮体++,比重:1.032。肝肾糖脂:总蛋白:57.2 g/L, 球蛋白:19.2 g/L, 磷:  1.68mmol/L,  糖化白蛋白:32.11%,糖化血红蛋白:12.8%。血清C肽/葡萄糖(空腹):0.5 ng/ml/7.49mmol/L,(餐后1小时): 0.99 ng/ml/14.46mmol/L,(餐后2小时):1.1 ng/ml/11.63mmol/L。神经传导:上下肢周围神经受损。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眼底影像:无异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无异常。甲状腺功能、男性肿瘤标志物7项、肌钙蛋白I测定、骨代谢标志物6项、性激素6项、肝胆脾胰肾彩超、心脏及大血管彩超均无异常。入院诊断:糖尿病。
诊 疗 记 录
入院后(2020-7-6~2020-7-16)给地特胰岛素10u ⓗ qn+门冬胰岛素4u ⓗ tid,其中胰岛素泵(CSII)治疗5天。
出院诊断: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型糖尿病。
出院带药治疗:地特胰岛素10u ⓗ qn+门冬胰岛素8u ⓗ tid。出院5天,门诊复查空腹血糖:7.31mmol/L。

三个擂台主角:A、DeepSeek。 B、Kimi智能助手。C、从医40年的内科医生。
针对以上病例!由DeepSeek和Kimi给出一个居家逆转治疗的用药方案。计划出每两月写一次治疗记录及进一步的规划。预判一下,在什么时间点可以达到完全逆转的生化检测标准?最后简要写出内科医生的治疗用药记录。

A、把以上病例资料输入DeepSeek的消息框,选择深度思考(R1)模式。按下回车键!:
******
综合分析及诊疗建议
一、诊断再评估
1. **1型糖尿病诊断存疑**:  
   患者抗体阴性(GAD、ICA等),但C肽水平显著低下(空腹0.5 ng/ml,餐后2小时1.1 ng/ml),符合1型糖尿病特征。需注意抗体阴性型1型糖尿病(T1b型)的可能性,或需补充其他抗体(如ZnT8抗体)。
   年轻起病、酮症倾向、快速进展的β细胞功能衰竭支持1型糖尿病诊断。
2. **需排除特殊类型糖尿病**:  
   单基因糖尿病(如MODY):可通过基因检测排除(如HNF1A、HNF4A基因突变)。
二、居家逆转治疗核心方案
(一)胰岛素强化治疗优化
1. **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  
   - **地特胰岛素**:10 U睡前(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目标4.4-6.1 mmol/L)  
   - **门冬胰岛素**:餐前8 U(根据餐后血糖调整,目标餐后2小时<7.8 mmol/L)  
   - **调整原则**:每3天根据血糖波动增减1-2 U,优先确保空腹血糖达标。
2. **短期胰岛素泵(CSII)模拟**:  
   - 建议每季度住院行1周胰岛素泵治疗(基础率+餐时大剂量),模拟生理分泌模式,保护残存β细胞功能。
(二)代谢及神经修复辅助治疗
1. **线粒体功能支持**:  
   - **α-硫辛酸**:600 mg/d(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周围神经病变)  
   - **辅酶Q10**:100 mg/d(保护β细胞线粒体功能)
2. **神经修复治疗**:  
   - **甲钴胺**:1.5 mg/d(肌注或口服)  
   - **依帕司他**:50 mg tid(抑制多元醇通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3. **免疫调节干预**:  
   - **维生素D3**:2000 IU/d(维持血清25(OH)D>50 ng/ml)  
   - **ω-3脂肪酸**:2 g/d(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三)生活方式精准干预
1. **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VLCD)**:  
   - 碳水供能比<15%(约30-50 g/d),优先选择低GI蔬菜及优质蛋白(如深海鱼、鸡蛋)。  
   - **监测尿酮**:避免过度生酮(尿酮<++)。
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  
   - 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如30秒冲刺跑+1分钟慢走交替),提升骨骼肌葡萄糖摄取。
三、监测及阶段性目标
(一)每2月评估内容
**时间点** | **核心监测指标** | **调整重点**|
| 第2月      | 动态血糖图谱(TIR>70%)、C肽、尿酮      | 胰岛素剂量优化、α-硫辛酸增量     |
| 第4月      | 糖化白蛋白(<20%)、神经传导速度         | 引入GLP-1 RA(如利拉鲁肽)       |
| 第6月      | 混合餐C肽(目标餐后2小时>2.0 ng/ml)     | 逐步减少胰岛素至生理剂量          |
二、逆转可能性预判
1. **部分缓解标准**(需满足以下全部):  
   - 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 餐后2小时C肽>1.5 ng/ml  
   - 胰岛素日剂量<0.3 U/kg  
2. **时间预测**:  
   - **6-9个月**:可能达到胰岛素剂量减半(当前日总量34 U→17 U)  
   - **12-18个月**:若残存β细胞功能恢复显著(餐后C肽>2.0 ng/ml),可尝试过渡到口服药(如SGLT2i+二甲双胍)  
四、风险预警
1. **需警惕"蜜月期"假象**:  
   - 即使出现短期胰岛素需求减少,仍需维持基础胰岛素(≥0.1 U/kg)以防止β细胞二次损伤。
2. **DKA预防**:  
   - 教育患者识别早期酮症症状(呼气烂苹果味、恶心),家中常备血酮仪(目标<0.6 mmol/L)。后续研究方向建议
1. 完善胰岛自身抗体谱(包括ZnT8抗体)  
2. 单基因糖尿病基因检测(如MODY概率评分>25%)  
3. 评估肠促胰素反应性(GLP-1 RA敏感性试验)
该方案需在严格医学监护下实施,逆转目标的实现高度依赖患者依从性及残存β细胞功能储备。建议每2月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提交动态血糖数据及症状变化。

B、把以上病例资料输入Kimi的消息框。按回车键。
******
关于1型糖尿病的居家逆转治疗方案及预判
1.居家逆转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针对该患者的居家治疗方案:
(1)胰岛素治疗
继续使用基础胰岛素(如地特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的方案,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建议每两周复诊一次,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维持血糖稳定。
如果条件允许,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泵(CSII)治疗,以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
(2)血糖监测
每天监测血糖4-7次,包括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
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3个月检测一次。
(3)饮食与运动
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每周至少150分钟。
(4)并发症治疗
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使用α-硫辛酸、甲钴胺等药物。
定期复查神经传导速度,评估神经病变进展。
2.治疗记录规划
第1个月(7月-8月):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空腹血糖4.4-7.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
第2个月(9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值<7.0%。
第4个月(11月):评估神经病变症状,调整神经营养药物。
第6个月(次年1月):全面复查,包括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神经传导速度等。
3.预判完全逆转时间点
1型糖尿病目前无法完全逆转,但通过上述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在以下方面达到较好的生化检测标准:
血糖控制:在持续治疗和监测下,预计3-6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降至<7.0%,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 mmol/L。
并发症改善:神经病变症状可能在6-12个月内有所缓解。
需要注意的是,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长期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而非完全逆转。

C、从医40年内科医生的巅峰操作(历时12个月进入完全逆转)
点评:
1.患者出院后5天门诊接诊该患者!综合现有资料,诊断考虑为1B型糖尿病(特发性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更贴切!针对该患者,采取“搁置分型,专注降糖,胰岛至上”的原则。所以当前的诊断也非最终诊断。言外之意:诊断不重要(尚有一些应查而未做的检查),降糖只是现象,胰岛才是重中之重!
2.出院胰岛素带药治疗中,长短效的比例不合理!严重影响降糖效果,对快速解除糖毒性不利,导致自身胰岛素功能恢复不佳!不及时纠正将会坐失良机。
3.人类的胰腺是一个完美契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论”的器官!如:长期过度饮食不喜欢运动而造成的超重者其每天的胰岛素分泌量可以增加到500单位,而60公斤体重的正常人每天胰岛素分泌量约为50单位。这是“用进”的例证;又如:长期饥饿的个体,突然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后,会出现尿糖阳性,称之为饥饿性尿糖。饥饿性尿糖则是“废退”的例证。对于饥饿性尿糖的个体,通过连续三天的足量(每天大于250克)碳水化合物饮食,即可消除饥饿性尿糖的症状。这又是一次“用进”的例证。在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时,对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这个一长三短就不失为最优的方案之一,却脱不了“废退”的问题!此时,控糖是主要矛盾,“废退”就是次要矛盾;并且随着完美控糖的来临,糖毒性的快速解除,自身胰岛素功能也会最大程度地恢复。对于血糖控制临近正常或者正常时,就要着重考虑“废退”的问题了!此时,来自解除糖毒性而获得的自身胰岛素功能恢复的增量效果将会显得越来越不明显了。要逐步调整成一长两短,观测血糖。进而,调整成一长,或者两短,最终停药!换言之,自身胰岛素功能的恢复与减退是由多组因素共同作用的复合性结果。

******
巅峰操作下的炫酷人生:
我院门诊(2020-7-21~2020-8-27)使用三个圣美迪诺动态葡萄糖检测探头调整胰岛素和血糖,并嘱普通饮食,七分饱,每天步行40~50分钟。
第一个动态葡萄糖检测探头(2020-7-21~2020-7-31):
      
第二个动态葡萄糖检测探头(2020-8-03~2020-8-12):
   
第三个动态葡萄糖检测探头(2020-8-17~2020-8-27):

胰岛素用药及血糖一览表(2020-8-28~2020-12-31):

胰岛素用药及血糖一览表(2021-1-1~2021-7-28):


医生箴言:T2DM患者,如果你错过了糖尿病的逆转,那么就可能是真正地错过了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的糖尿病治疗理念:只要是自身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实现完全逆转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孙海威的个人主页   苏ICP备15047318号

GMT+8, 2025-5-17 22:03 , Processed in 0.1738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